2.4 以个数为基准和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粒径计算公式
一般情况下,以个数为基准和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粒径计算可有下列公式转换:
注: ni , di 含义:颗粒粒径为 di 的颗粒的总个数为 ni 。
mi , di 的含义:颗粒粒径为 di 的颗粒,在整个颗粒群中占有的质量为 mi 。
2.4.1 个数平均径
以个数为基准:相当于将 n 个大小不同的颗粒排列起来,其长度为 ,在此长度上排列 个等直径的颗粒,则每个颗粒的等效果直径为: 以质量为基准的公式推导:
颗粒群中颗粒总个数为:
颗粒群中颗粒总长为: 每个分级中颗粒个数╳对应分级的颗粒直径后累加
则以质量为基准的个数平均径为:
2.4.2 长度平均径
以颗粒的总长度为基准:
颗粒的总面积为:
所有的分级颗粒总长度为:
颗粒的长度平均径为:
以质量为基准推算长度平均径的方法见 2.4.1
其物理含义是:颗粒的总面积除以颗粒的总长度。
2.4.3 面积平均径
以颗粒的面积为基准:
颗粒群的总体积为:
颗粒的总面积为:
则面积平均径为:
以质量为基准的推算方法见 2.4.1
2.4.4 体积平均径
推算方法见2.4.3
2.5 众数、中位径(X50 )、D32 (面积平均径)、D43 (体积平均径)的含义
2.5 .1 众数径 Dmod:
颗粒出现频率最多的分级对应的粒径,在上表区间 15-19.9μm 的颗粒数量最多,其中间值为 17.5μm,既众数为17.5μm;
2.5.2 中位径(X50 国际标准,D50 中国习惯标注法):
在累积分布中,累积值为50%处对应的粒径。
在上表中 ,20μm对应的累积为 61.3%,则累积到50%对应的颗粒粒径通过2点插值进行计算:
同理:X16 ,X98 等的含义。
D50 本身并没有一定的物理含义,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, D50 的物理含义也不同,如显微镜法测量结果一般以长度为量纲,激光散射、衍射法测量结果以质量分布为量纲等。
2.5.3 D[3,2] 面积平均径
面积平均径(也有文章称为 面积重量平均径、比表面积平均径)即, 或者 ,见2.4.3对于上表 D[3,2]=26.5μm。
其物理含义是:颗粒群的总体积除以颗粒群体的总面积,即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的倒数。或理解为:用一个假想的尺寸均一的颗粒(直径为 D[3,2])群来代替原有的颗粒群,假象的颗粒群的总体积和总面积与原有的颗粒群相等。
2.5.4 D[4,3] 体积平均径
体积平均径 (也有文章称为 质量平均径,体积重量平均径 )既 或 ,见2.5.4
对于上表 D[4,3] =27.9μm
2.5.5 其它参数
跨度
均匀性 |